刁口在地缘关系上应该属于河口区,但其实她属于利津县。上世纪83年,成立河口区,河口区一度想吞并刁口乡,但利津县死活不干,刁口乡紧靠渤海,是块肥肉,是利津县唯一的临海乡。几年前,又成立了滨海开发区,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拥有万亩建设用地,成了沿海地区的香饽饽。只是如今引进一些污染的企业,让人对这里的未来充满了担忧,尤其是去年的化工厂爆炸,惊动了党中央,更让担忧加剧。
但,我且受用这无边的海滩吧。上周六,我们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到了刁口。其实,刁口去了多次,但每次都充满新鲜感,粗犷的土地,一望无际的沙滩,满眼的红地毯,略有些浑浊的海水,这是一片豪放狂野的地方。刁口是一个乡,但人口稀少,乡政府驻地也很小,窄窄的一溜,一条东西大路两边几排房子,多的是周围的工厂,还有一个渔港。
我们到了一家叫双赢的育苗场,来到办公室,厂长热情招待,我们说不必了,我们想看看你们的育苗场。厂长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育苗大棚。厂长介绍说,现在政策很好,政府委托企业育苗,政府负责收购,然后再放流,渔民再捕捞,所以现在的育苗场是稳赚不赔。育苗的大棚都是钢结构,里面有十多个池子,有的池子空着,有的池子里养有鱼苗,白天也亮着灯,一根根的氧气管子伸到池子里。育的苗主要是鳎米鱼,还有石斑鱼,三文鱼,还有淡水鱼海水养的实验鱼,比如中华鲟。让人留下印象的还是小如指甲盖的鳎米鱼,一个个伏在水底,据老板说,一个池子里就放养了3万条,一条2元钱,三个月后,就到海里放流。这种鱼长到二斤以上,价格在200多元一斤。还有石斑鱼、三文鱼,长大了价格都在200元一斤。除去大棚养殖以外,还有露天的网箱,有一个网箱养着石斑鱼,老板还把网子拉起来,让我们看了看活蹦乱跳的石斑鱼。
最快乐的是到海里去。我们乘着一条渔船,顺着海道向大海驶去,一路欢笑,一路照相。我一只脚蹬着船板,让海风吹着我的脸,看着远方。一会儿我又进到驾驶舱,和渔民交谈,还转了几下方向盘,渔民告诉我,只要会开车就会开船,不要急打方向盘就行。船上还有一幅望远镜,我也拿来四处看看。直到船驶出海沟子,我就让船家抛锚停船,船家把一只傍着大船的小船解下来,发动起来,开始冲滩,果然,小船到了离海滩很近的距离才停下来。我们蹬着梯子下到水里,趟了一段水,到了海滩上,顿时,海滩上笑语一片,有的人第一次到这里,新鲜的不得了。那种赤足走在沙滩上的感觉非常美妙,这里是真正的沙滩,这个“沙”不是小沙粒,而是沙土,平整如镜,踩在上面软硬适度,非常舒服。海水也正不凉不热,吻着脚面,舒服着每一个脚趾。
而我,最高兴的是轮网,旋网。把缰绳缠在左手腕上,提起旋网,把网摆正,先拿起一小绺,挂在左胳膊肘上,再把剩下的分成平均的两绺,提起来,来到水边,扬手甩出去,这就叫纲举目张,旋网顿时飞向前方,张开口,落在海水里。两条梭鱼,一些小虾,换个地方再轮,又是两条梭鱼,一些小虾。中间也有空网的,但大都有所收获,到了快要离开的时候,一网下去,满满的都是梭鱼,顿时海滩上沸腾起来,纷纷夸奖我。同行的一些人,也非常兴奋,有的甚至手拉手跳起了舞蹈。我虽然湿身不少,但非常高兴。之后,我们返回。我仍然站在船头,蹬着船板,像是一个海盗,不久,衣服就被海风吹干了。
兴奋了一天,晚上又回到河口,几个同学相聚,小用了几杯,一直到晚上十点左右,才兴尽回老家,一觉睡到天亮。
评论